在地产市场因融资紧缩政策陷入低迷、同时整体经济增长放缓之际,我国财政政策应如何发力?
近日,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接受“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”访谈时就此表示,政府必须要站出来,通过杠杆的上升、债务的扩张,在实体经济中创造需求以应对当前需求不足的困难。“如果财政此时还要紧缩,或扩张幅度不够,那么经济需求不足的状况会越来越恶化。”
徐高说,目前许多人关于“我国财政债务负担过重”的观点存在一定误区。在他看来,中国现在其实需要增加国内债务,原因在于,中国每年有接近GDP一半的收入要变成储蓄,储蓄当然就要转移到投资。然而,中国的金融结构是一种债权性融资所主导的融资结构,中国的社会融资总量里超过95%是债权性融资,主要是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。在这种结构里,中国国内债务的上升是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的,而且债务上升的空间非常大。
“如果不能容忍中国债务的上升,最后就一定会去打压债务,那么其实打压的就是社会融资,因为社融里95%都是新增的债务。如此一来,实体经济最后一定会陷入融资难的局面,最终导致经济增长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