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,也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一年之计在于春。眼下,全国两会正在北京举行,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履职、参政议政,为更好实现我国今年乃至更长期的目标任务建言献策。对此,央广网策划推出《央广时评·真抓实干》系列评论,聚焦全国两会重点议题,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“博物馆热”正持续升温。最新的例证是,全新亮相的殷墟博物馆新馆甫一开馆就受到瞩目,开馆首日即迎来观众近5000人次,多个馆藏文物成新晋“顶流”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如何延续“博物馆热”,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,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。
殷墟博物馆新馆文物
文物承载灿烂文明,传承历史文化,维系民族精神,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。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展示地,更是诠释文物意义和价值的场所,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要功能。近年来,全国许多地方的博物馆深入挖掘自身资源,结合自身特色,制作推出一系列精品课程和教育项目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第二课堂”,助力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播者、文化自信的积极践行者。譬如,成都博物馆创新开设“周末儿童博物馆”,根据儿童认知特性设计课程与活动,让孩子玩得尽兴、学得尽兴。武汉革命博物馆自2016年起开展“小小讲解员”培训活动,让学生更深度参与学习和互动,激发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。令人欣喜的是,这项活动如今已遍地开花,成为多地很多博物馆的品牌活动之一。